民國知識
【人物】《流離飄萍:杜潤枰戰時日記(1939)》導讀
【人物】《流離飄萍:杜潤枰戰時日記(1939)》導讀
高純淑

高純淑
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
 
  近代中國戰亂頻仍,男女老幼、貧富貴賤,無不受到戰亂的影響,但有關戰爭歷史的記述多以男性為主,同樣在戰火中顛沛流離,在戰亂下從家庭到社會的婦女生活,逐漸受到研究者的重視。近年來坊間名人日記出版日多,惟少見女性日記,尤其是戰時的女性日記。民國歷史文化學社在編輯《關山萬里情:王貽蓀、杜潤枰戰時情書與家信》時,發現杜潤枰女士在十七歲流亡湘黔時曾經留下一年珍貴的日記,及相關的史料、照片,可以作為研究戰時青年或婦女的材料。

  日記的主人翁杜潤枰,出生於江蘇省江陰縣祝塘鎮,九歲喪母,自幼富有自力更生、求學上進之心,自家鄉祝塘小學畢業,進入無錫綱南中學肄業。1937年抗戰起,年底杜家舉家輾轉遷徙至湖南長沙,至中日雙方在武漢會戰,戰火迫臨,家鄉相對安定,於是父親杜志春、繼母陳師孟、兄長杜鑑枰等於1938年 7月前後相繼返回原籍,年方十七的杜潤枰則獨排眾議,暫留長沙,謀求繼續讀書的機會。得遇軍政部九十五後方醫院院長錢惠餘相助,補為看護兵,後升中士看護,隨醫院一路轉進,從長沙到沅陵,至辰谿。1939年 6月入貴州銅仁國立第三中學初二復學,初中畢業後直升高中部,再以成績優異通過會考,分發國立貴陽醫學院肄業。杜潤枰求學之路,吃盡千辛萬苦,受盡流離之痛,獨留1939年日記一冊,可見一二。

  杜潤枰利用 64頁薄薄的筆記本,以蠅頭小字,記述1939年 1月 1日起的所見所聞所思,直至最後一頁12月17日戛然而止。1939年前半年是在九五後方醫院擔任看護,隨醫院後遷沅陵轉進辰谿的時日;6月後是向醫院請長假,赴貴州銅仁國立第三中學復學前後的周折。

  近6萬字的內文,可以看出幾件事情。一是流亡青年對返鄉與否的掙扎,杜潤枰在跳蚤上身時,不免痛罵「可恨的鬼子,害得我背井離鄉,拋棄父母兄弟,投入湘地,加入九五後院。」(1月20日)但是回鄉與否利弊難解,「倘不回,那能對得過父母終日渴望著孩子回鄉。倘回,說把我以後一切意志完全要消滅,無意於今世社會,然有何面目見父母呢?回不回,兩下的利弊真難分解。」(1月24日)「到後方去,出路又難找,回去又不能,金費日益急促。」(2月13日)可是為了自身的立業和求我夙志,及弟、妹日後發展,減少父親的負擔,就要繼續在外求學。其「一方面的家庭發展外,還得開發社會、改良社會,這是我的夙志。能達到家庭,必能發展社會,我要自厲。」(7月19日)

  二是轉徙湘黔的艱辛:杜潤枰隨著九五後方醫院,2月27日從沅陵出發,4月3日到黃沙坪。「醫院開跋了幾月,改到今天的下大雨一定要走的,這是無力回抗的。他們官長有的是驕,又不管你們兩腳車也好,都要走的。俟到十點鐘才開始走,因為行旅的慢,我們倆先走。向東坪的五里中真前不見行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4月10日)雨中長途跋涉,沿路遭逢空襲,徒步日行八十里,終於在 4月23日到辰谿,5月1日遷潭灣。

  經歷艱苦的過程,杜潤枰更堅定往後方,尤其是重慶繼續讀書的終極目標,4月22日就「想請假離院,可行李已到辰谿,返回沅陵已不可能」。6月10日,終於向院方請妥長假,「離開九五,離開潭灣、辰谿,離開一切同伴、同志。再見、再見!九五院各同志的後會有期」。

  三是對社會腐化現象不滿:杜潤枰在追求自我實現的同時,日記中充斥對現實社會的不滿,諸如元旦日的上班,醫護人員的怠工,甚至到半數到班的情形,「請假一天,這是不願做事的請假。」(1月7日)至於醫、護之間,組、室之間,甚至男女員工之間的衝突,屢見於日記中,5月7日長達 3頁對書記官的控訴,最為經典。6、7月間,接洽復學、貸款,又有一番挫折。

  四是對湘西民俗的觀察。杜潤枰在沅陵,接觸到「沅陵辰州儺戲」(1月 27日)、體會到飲食的異同「紅芋充當米糧」(2月 1日)、及地方出產的桃源石( 3月 7日)等等,4月13日官莊到馬定驛八十里的路程中,看到當地老百姓「可是女的多數,或有一、二男子,都是煙容氣衰的。這裡的女子真健,每人背上背一個竹筐,裡面載了很多石塊,運輸東西用的。腳是大腳,穿草鞋,與苗子打扮沒有異處」。

  杜潤枰日記,或許文辭多錯落、或許思想未成熟,惟透過十七歲少女拙樸的筆法,從中體會酸甜苦辣的流亡生活,是真情流露,毫無掩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