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知識
【生活】民國時期的時間概念
【生活】民國時期的時間概念
民國歷史文化學社編輯部

你知道在抗戰的時候,中華民國有幾個時區嗎?

當我們在閱讀檔案的時候,常常會遇到時間的問題,在某些日記中也是。日記主人會特別強調從A地到B地看起來很快,其實花的時間很長,只是因為時區不同而已,還得記得調整手錶或懷錶的時間。

因為幅員遼闊,從東經72度到東經135度,所以沒辦法用同一個時間。清末洋人掌控下的海關,為了方便作業,設定了以東經120度為準的海岸時區,也只是為了商貿方便。

直到民國成立以後,中央觀象臺才把時區確立:

昆侖半時區(72-82.5)+5.5

回藏時區(82.5-97.5)+6

隴蜀時區(97.5-112.5)+7

中原時區(112.5-127.5)+8

長白半時區(127.5-135)+8.5

當時為了方便劃設,西部的時區用直線劃下去,結果就是有同一省、同一縣分屬不同時區的情況。甚至,因為沒有經過明令公布,有的地方也不遵從。像是廣西,就曾經自訂時區,比中原時區晚20分鐘。

因而,民國28年,內政部議定標準時區,大體上依照原樣,但請中央研究院天文所編製時區圖,依照現實情況及行政區劃重新整理。

不過,對日抗戰刻正進行中,各地戰區不能用不同的時間,於是便暫時以隴蜀時區(陪都重慶所在時區)通行全國。

台灣在日本統治時期,最早也是採用120度線的「西部時區」,後來為了戰爭需要,才改成和日本本土一樣的「中央時區」(135度線),戰爭結束後又改了回來。當國民政府接收台灣,便依照經線,採用中原時區。

中國標準時區圖說。

《廣播周報》,1946。

「時區說明及時差推算法」,第六點說明以中原時區為0(而不是以GMT為0),各地時間應該如何推算。

《宇宙》,1939。

「中國標準時區」,說明每一個時區隨行政區的調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