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兩岸歷史紀錄中的台兒莊大捷,內容多是抗戰政治宣傳塑造的虛像。
台兒莊大捷之後,陳誠在演講中提及台兒莊大捷對國軍的影響:
◆國民之自信力增強,過去悲觀之心理予以完全掃蕩。
◆國際間之視聽將為我堅苦抗戰之精神所感動。
◆傀儡漢奸知敵之敗徵已兆。
爬梳國軍與日軍檔案,我們可以知道1938年台兒莊的勝利是存在的,只是能不能稱得上大捷,卻有待商榷。但為了激勵民心士氣,在上海、南京相繼撤守之後,沒有人知道抗戰還要打多久,全國軍民都需要打上一劑強心針,台兒莊戰場的勝利,便成了軍事委員會政治部最佳的宣傳素材。
由於過去的研究方法,普遍缺乏戰史檔案的國際比較,日軍台兒莊攻略的意圖、國軍總攻、殲敵的事實真相,及主力湯恩伯軍團的作戰實態等重要問題,都存在著多種歷史誤解。
本書利用中日兩國第一級檔案史料進行比較考證,釐清日軍兩個支隊先後撤出台兒莊戰場的經緯及有關台兒莊戰役國軍戰果紀錄的不實,並從戰略層面解析台兒莊之勝與徐州會戰敗北間的內在關聯。
◎目錄
民國論叢|總序 呂芳上
凡例
前言
第一章 台兒莊會戰研究的幾個課題
第二章 郭里集附近的戰鬥
第三章 日軍的台兒莊初戰――第一次攻城前後
第四章 日軍第二次攻城戰全貌
第五章 台兒莊攻略部隊的戰鬥
第六章 瀨谷支隊的城外掃蕩和最後一次城內總攻(4月1日至4日)
第七章 關麟徵軍的金莊、向城附近戰鬥
第八章 坂本支隊的台兒莊東戰場戰鬥
第九章 日軍台兒莊撤退之經緯
第十章 日軍台兒莊撤退實情
第十一章 國軍台兒莊「反攻」實情
第十二章 日軍台兒莊作戰損失狀況考證
第十三章 台兒莊戰役的戰略評價
後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