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資訊
【民國史講座】第五場:1.外交及經濟檔的新研究  / 2.從「史料未及」到「始料未及」
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中正文教基金會
      民國歷史文化學社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承辦單位:
協助單位:
日期/時間:2022-5-26 14:20-17:20
地點:台師大文學院會議室B1 (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
【民國史講座】第五場:1.外交及經濟檔的新研究 / 2.從「史料未及」到「始料未及」
因為疫情日趨嚴重,主辦單位決定暫時取消此次活動。特此公告!



【民國史講座】第五場 

時間:2022年5月26日(四)14:20-17:20
地點:台師大文學院會議室B1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 


 
 


 檔案見證了歷史、記錄了歷史,同時也是現今研究過往的重要的資料、令後世可持續追尋過去的時空脈絡。 

民國史講座第五場,邀請到兩位檔案館藏研究管理及分析運用的專家,分享近代史研究常用的史料資料庫,其豐富的典藏是如何在後人的整理、標註、分類、數位人文分析下,方便後世更有效率地運用、發現未來性。

    
1.外交及經濟檔的新研究 —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藏應用

     主講人:蕭雅宏  /  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編審、國防醫學院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2.從「史料未及」到「始料未及」數位史料資源的運用與轉變

     主講人:胡其瑞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報名連結:https://bit.ly/3jSL7iz​


 


主講大綱:

1.外交及經濟檔的新研究 —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藏應用
主講人:蕭雅宏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向來在近代史研究與故宮、國史館鼎足而三。近史所檔案館有超過六十年的珍貴典藏,為大陸及海外學人必訪之一站,本次講演將概述:

一、外交部門檔案。自清末1860至2009年,超過一百四十年的外交檔案,包含外交部曾寄存及國史館合作案,彙整為兩岸三地庋藏最完整中國外交史寶庫,超過八百萬頁圖檔已全面數位化。

二、經濟部門檔案。橫跨十九世紀中國到二十世紀臺灣財經機構,超過五百萬頁圖檔可線上瀏覽。

三、民間資料。歷任院長如朱家驊、王世杰、錢思亮、吳大猷及院史檔案;以及軍政人物雷震、孫立人、林可勝;財經人物李國鼎、費驊等人日記書信、函電著作及參考資料等。另外近年國防部軍事新聞通訊社合作案、法務部調查局特藏資料合作案、中華文化教育基金董事會及中琉文化經濟協會等,超過三十萬筆目錄供查找調閱。目前仍針對指標性人物加速整編並定期開放,提供學界利用。

四、數位加值。從檔案裡標註謄錄有意義的人、事、時、地、物作分析及資料庫整合。近年檔案館已開放「導淮委員會檔案研究平台」及「國防部軍聞社資料庫」,目前持續建構「農業復員委員會資源地圖」、「近代農經人才社會網絡」等。
 
近史所龐大數量的檔案,自2000年後,更擴大徵集民間資料 (個人及機關團體) 整編標註,目標為描繪近代軍政及財經人物網絡參照,並參與國家型數位加值計畫,做學術研究的後盾,並為檔案保存及開放近用渠盡綿薄之力。
 
 
2.從「史料未及」到「始料未及」—數位史料資源的運用與轉變
主講人:胡其瑞
       
原本許多束之高閣、難以取得的歷史研究材料,歷經數十年數位化、透過網際網路大大降低了時間與空間的隔閡,以各種資料庫的形式提供大眾使用。

然而,史料的便利取得既是研究者的福音,卻也可能帶來研究者的困擾。過多的數位史料往往讓研究者淹沒於史料堆中,無法在有限的時間中進行有效的史料管理、擷取與分析,反而限於「史料未及」的惶惶不安中;正因如此,符膺「數位人文」(digital humanities)理念所打造的資料庫,為上述的困境開了解方,使研究者在浩瀚無垠的數位史料中更有效的運用資料,甚至在數位史料裡找到「始料未及」的意外發現。

所謂數位人文,指的是運用資訊技術協助人文學者進行研究,透過有效率的資料查找、分析與視覺化的呈現方式,給予研究者不同的視角,有助於發展問題意識,擴展不同的研究面向。以數位人文概念建置的資料庫,是以資訊技術探詢不同史料之間的脈絡關係,藉由多元的視覺化呈現,如:地理資訊技術(GIS)、社會關係網絡分析(SNA)或者其他更具象的文本分析方式,將原本看似毫無關連的史料連結在一起,進而啟發新的研究視野,為未來的歷史研究開展更多的可能性。

在本次演講,主講人將透過數個不同的歷史類數位人文資料庫,從史料的數位化、資料庫的設計到數位人文資料庫的呈現與使用邏輯,分享如何透過數位人文資料庫的使用進行研究工作,並進一步探討數位人文方法在史學研究的未來性,以及個人化需求下可見的發展。
 

 

講座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會議室B1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 

  
 

 
其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