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知識
【生活】《民國時期報業史料:上海篇》導言
【生活】《民國時期報業史料:上海篇》導言
高郁雅


高郁雅
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上海報刊的發展環境與特色

中國報刊出現的年代很早,唐代時有「邸報」,宋代時有「朝報」,明清時有「京報」,但都屬傳達政令的官方佈告性質,與近代報紙的概念相差甚遠。近代意義的報刊係以販售訊息為業,內容多元,包含新聞、評論、廣告、副刊等,十七世紀出現於歐洲,隨著傳教與商業的發展,十九世紀清末傳到中國。

  近代報刊傳入中國後,以時間來說,上海非最早,晚於澳門(最早一份是1822年葡文週刊《蜜蜂華報》)、廣州(最早一份是1827年英文雙週刊《廣州記錄報》)、香港(最早一份是1841年英文雙週刊《香港公報》)。但近代報刊在上海出現後(最早一份是1850年英文週刊《北華捷報》),因種種環境因素,即以飛快速度發展,後來居上,超越澳門、廣州、香港,成為全國的新聞中心。無論是創辦報刊的數量上,還是重要報刊在全國的影響力,上海都是其他城市及地區無法企及的。究其原因,與上海的辦報環境息息相關,分述如下。

  第一,1843年的上海開埠,促進了上海的城市發展,由海邊的縣城一躍成為中國最大的工商業都會。近代報刊的發展與工商業的繁榮緊密相關,工商業的發展產生對報刊的需求,也對創辦報刊提供資金、物資及設備條件。工商業者需要瞭解新聞及商品行情,亦需平台廣告推銷其產品,工商業者是報館穩定的讀者群,也提供報館最大的收入來源──廣告。

  第二,上海具備澳門、廣州、香港無法比擬的地理環境和與交通條件,使上海報刊和全國各地密切聯繫,迅速擴大自身的影響力。上海鄰近中國最長、年徑流量最大河流──長江入海口,無論傳統河運或近代海運,皆具極佳的通航條件。上海的陸運鐵路也是最早,英國人1876年修建上海至吳淞的吳淞鐵路,是中國境內第一條營運鐵路。新聞傳遞依賴的電報,上海亦最先開通,中國首條電報線路是1871年由英國、俄國及丹麥敷設從香港經上海至日本長崎的海底電纜,6月3日起在上海公共租界收發電報。1880年李鴻章開辦電報總局,並在1881年12月開通天津至上海的電報服務,上海《申報》1882年1月16日刊出記者拍來的一條「上諭」,報導雲南候補道張承頤被降級處分,為中國新聞史上首條電訊。[註1]這些方便的交通工具,有助上海報刊布置全國的新聞網與發行網。

  第三,上海的文化市場活絡,明清江南城市持續成長,文化創作、書籍印刷發展成熟,奠定上海良好的文化基礎。近代上海開放通商口岸後,五方雜處,文人雲集,遠離封建統治中心,租界提供相對寬鬆的出版空間,各種思潮在上海交匯碰撞。上海成為近代西學傳入中國的重心,兩次思想啟蒙運動──維新變法與新文化運動,其代表性報刊──《時務報》與《新青年》,都是在上海創辦發行的。

近代上海報刊的歷史,大致可分為四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1850年至1895年,約45年,是上海報刊誕生及初步發展時期,這時期的上海報刊,大部分都是外國人創辦的。這個時期的最初10年,只有少數幾份英文報刊及中文宗教刊物問世,如上海首份近代報刊是1850年出版的《北華捷報》,即英商辦的英文週刊。至1860年代起,隨著上海都市的形成,上海報刊進入初步發展時期,各種外文報刊大量湧現,少數中文宗教刊物改變純宗教傾向,日益擴大其社會影響力。另外上海開始出現第一批的中文商業報刊,如1861年首份中文報紙《上海新報》,即是《北華捷報》增出的中文版。這些情況使上海迅速崛起,取代澳門、廣州、香港,成為中國新聞中心。

  第二個時期,1895年至1915年,約20年,是上海報刊具突破性的發展時期。突破的,是清政府對報刊的禁錮,所依賴的條件,一是民主政治運動的衝擊,二是上海外國租界的庇蔭。這時期上海報刊發展有三次高峰,第一次高峰,是 1895年之後的兩三年,由於維新運動的浪潮,出現一批以維新啟蒙為內容的報刊,有的偏重普及教育,有的偏重時事政論,如1896年梁啟超辦的《時務報》。另外,消遣性並具諷世喻事的晚清小報也開始萌芽,如 1897年李伯元辦的《遊戲報》。第二次高峰,是 1903年之後的六、七年,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條件,革命派辦了一批報刊宣傳革命,如于右任從 1909年起陸續創辦的「豎三民」:《民呼日報》、《民吁日報》、《民立報》。第三次高峰,辛亥革命爆發,民國建立後的一、二年,各種政黨報紙大量湧現,言論空前活躍。經此三次高峰,上海報刊發展格局基本奠定,報刊已成市民日常生活必需品。

  第三個時期,1915年至1937年,約22年,是上海報刊全面穩定發展時期。這一時期,以1928年為界,又分為前後兩段。前一階段,當軍閥政局動盪、北方報界言論緊縮時,上海報界獲得相對穩定的環境,幾家商業報紙完成向企業化大報發展的過程,成為中國資本最厚、銷量最大、影響最廣的民營報紙,如《新聞報》、《申報》。後一階段,國民黨執政,首都從北京遷到南京,中國政治輿論中心南移,上海商業報紙的自由空間縮小,企業化大報兼併產權、報業聯營等托拉斯的發展,與國民黨訓政體制扞格,幾度遭受遏止。消遣性小報此時期從早期的三日刊轉成日刊,如上海小報的「四大金剛」:《晶報》(1919年3月3日創刊,1932年10月改成日刊)、《金鋼鑽》(1923年10月18日創刊,1932年8月1日改成日刊)、《福爾摩斯》(1926年7月3日創刊,1931年9月1日改成日刊)、《羅賓漢》(1926年12月8日創刊,1935年5月1日改成日刊)[註2],更加蓬勃發展。

  第四個時期,1937年至1949年,約12年,是上海報刊萎縮與停滯時期。萎縮與停滯,是兩次戰爭造成的。抗戰爆發上海淪陷,一批報刊內遷或停刊,留在上海的報紙雖採「掛洋旗」的方式繼續出版,但整體發展上受到限制。太平洋戰爭後上海全面淪陷,環境更趨惡化,上海主要有影響力的報刊均陷敵手,成為日汪政權的宣傳工具。抗戰結束後最初的一二年,大批報刊返滬復刊,上海報界曾短暫繁榮;之後隨著國共內戰,言論空間緊縮,通貨膨脹帶給報界極大的營運壓力,至1949年中國政局轉易,商業報紙遭新政權軍管封閉,報界出現空前的蕭條。[註3]
 

編輯內容

  本套書共分兩冊,編輯集中在民國時期。由於這段時期,上海《新聞報》、《申報》長年穩居中國銷量冠亞軍,上海報業進入成熟發展時期。而《新聞報》、《申報》這兩大商業報紙,都有報社檔案收藏在上海市檔案館,有許多課題可以探討。

  本套書收集史料種類多元,如:上海市檔案館檔案、報人回憶、報章雜誌文章等。為了方便研究者查找,編者將民國時期上海報業分七個主題,分別是:報界概況、報館職工、新聞編採、報館營運、記者職業、管制與戰爭、小報,將上述各種史料,依內容放入相應的主題中。每個主題下面,再按史料論述內容時間先後排列,簡介如下。

  第一個主題「報界概況」有 8份史料,包含3個子題:上海報業的基本特色、民初上海各大報的歷史、報業公會的運作。〈上海讀者和上海報紙〉,1937年上海民治新聞專校動員50多位學生,調查上海5,000多位報紙讀者,瞭解一般上海市民對各報的印象。〈全國報紙的形形色色〉,出自戰後《申報》內部刊物《申報館內通訊》,《申報》每天收集全國兩百多家報紙,史料從上海報界的角度,剖析全國各地報紙的特色,及與上海報紙的差異。〈新聞報綱要〉、〈新聞報沿革〉,史料出自上海圖書館藏、《新聞報》1931年的出版品《新聞報概況》,介紹這份上海也是全中國第一大報《新聞報》的歷史與特色。〈本報刊行漢港兩版始末〉出自於《申報館內通訊》,是《申報》在抗戰初期初次離開上海,內遷發行漢口版、香港版的經過。〈我所知道的上海時報〉,是曾服務該報工作者的憶述文字,有助瞭解該報歷史及各階段立場。上海市報館商業同業公會由各報派員參加,負責協商報界事務,本書收集 3份1947年該會的會議記錄,〈上海市報館商業同業公會第廿一次臨時會員大會會議記錄〉,抗戰結束後紙荒嚴重,當局實行配紙,每季能自海外購買的白報紙數量確定後,優先配給國民黨報紙,其餘才配給民營報館,由各地報業同業公會自己再去細分,這份史料可見各報為增配額在同業公會中的爭執情況。〈上海市報館商業同業公會第廿五次臨時會員大會會議記錄〉,報業公會維持報館的職業利益,這份史料是《申報》與報販組織發生衝突時,報業公會要求所有會員報社一起抗爭。〈上海市報館商業同業公會第三十八次理事會議記錄〉,因應缺紙危機,各報配合減張規定,這份史料看出若有報紙擅自增加篇幅,會提交報業公會制裁。

  第二個主題「報館職工」有 8份史料,出自上海市檔案館的報社檔案,及報社出版品,可知報館各類職工的相關訊息。〈陳由根充當新聞報公司排字主任合約〉,《新聞報》1928年後才將印刷工人納入報館,之前實行包工制。該史料為 1919年報館與排字工頭的合約,記錄報館對印刷工學歷、工作時數、效能、薪資的要求。〈陳也梅擔任新聞報館二校合約〉,1921年《新聞報》對一位校對員工的合約,列出報館對校對工作的要求。〈新聞報組織〉,近代中國第一大報的詳細組織圖,可知商業報館的分科構想、職務內容。〈美商申報館同人錄〉,1937年 4月《申報》全體職工通訊錄,詳載每部門有多少人,職工年紀、籍貫、住址、電話,該史料有助查找《申報》服務同仁,也可做報館職工的各項量化研究。〈同人經手廣告須知〉,《申報》為鼓勵員工多拉廣告,訂出同人廣告折扣辦法。〈新聞報職工待遇概況〉、〈新聞報工場各組工作標準〉、〈新聞報申報兩報員工待遇比較表〉,可知報館職工每部門的人數、工作標準與計薪方式。最後一份史料為中國第二大報上海《申報》職工為了增薪,調查第一大報上海《新聞報》的薪資,藉以向館方爭取福利,詳述請假、借薪、喪葬撫卹、退職金算法、醫療福利、有無子女助學金等。〈本報員工薪津比較表〉,《申報》比較戰前與戰後該報各級職工人數、薪資狀況、每日出報平均張數等。〈員工年齡統計〉、〈員工服務年期統計〉,為《申報》對員工的調查,可知館內職工,年齡、年資分布狀況。

  第三個主題「新聞編採」有 10份史料,出自上海市檔案館的報社檔案,及報社內部期刊,包含報館收集訊息、編輯新聞的相關規定。〈通訊員簡約〉,1925年上海《新聞報》對全國各地通訊員的規章,為求兼顧新聞效率與控制成本,詳述怎樣的新聞可用電報傳遞。〈新聞報採訪應行注意事項〉,1936年上海《申報》對駐外地記者的採訪規範,此時中日衝突嚴重,報館授權重要新聞不計成本多拍電報,但因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已很暢行,與中央社雷同的新聞,則不發電報以省經費。〈申報言論部特約撰述簡約〉,1946年《申報》邀請館外知名人士撰寫社論的規定,可見特約撰述是報館高層介紹來的,言論不具名,領有稿費。〈通訊社一覽〉,通訊社是報館重要的消息來源,史料為 1946年《申報》合作的上海 20家通訊社、地址、電話,及每月稿費為何。〈申報二十四小時:一張報紙的誕生史〉,史料出自 1947年 1月創刊號的《申報館內通訊》,詳盡介紹從採訪、編輯、印刷、發行,一份報紙產出的每個環節。〈上海各報本埠版比較〉,調查上海各報本埠新聞專攻的特色,及一般市民讀者的風評。〈早期本報的編排內容及其演變〉,自 1872年《申報》創刊至 1947年,挑選每年固定一天,比較幾十年來該報編排風格與文字版面的變化。〈編輯會議記錄〉,1948年《申報》編輯部內部改進會議記錄,可知國共內戰期間,該報受言論日益緊縮的限制。〈外埠新聞工作檢討會議〉,《申報》為溝通報館與外地通訊員,1948年召集各地外派記者至上海《申報》召開工作檢討會議。〈新聞報編輯通訊〉,《新聞報》給編輯、記者、各地通訊員的指示,此期(第 1期,1947年 10月)較特別的有:奉令改稱「共軍」為「共匪」。

  第四個主題「報館營運」有 8份史料,出自報社出版品、報社檔案,及報社內部期刊,分析報館發行、廣告、印刷等各種實際營運問題。〈新聞事業困難之原因〉,中國銷量長年第一的《新聞報》總理汪漢溪,1923年剖析該報如何計算每份報紙的成本、批價、售價,及怎樣靠廣告賺錢。〈新聞報發行〉、〈新聞報設備〉,史料出自上海圖書館藏、《新聞報》1931年的出版品《新聞報概況》,包含:《新聞報》1893年創刊至 1931年,每年海內外各地的銷數細目。《新聞報》各種設備,何時從何地引進?數量?效能?包括:無線電收報機、信鴿、照片銅鋅版機、鉛字架、鑄字機、壓紙版機、印報機等,可瞭解中國最大報館的規模。〈上海各大報比較〉,1946年上海幾家大報《新聞報》、《申報》、《大公報》、《正言報》、《中央日報》,各報的廣告、發行收支細目、盈虧狀況。〈本埠各報銷數批價一覽表〉,《申報》發行科 1946年的內部檔案,統計《新聞報》、《申報》等上海 18家報紙,包括晚報及小報,本埠及外地的銷數細目、定價、批發價。〈全國各大埠申新大公銷數表〉,1946年中國前三大報上海《新聞報》、上海《申報》、天津《大公報》,全國各省市的銷量細目,寄外地的報紙,用陸運或空運都有註明。〈本報臺灣辦事處是怎樣成立的?〉,戰後上海《申報》派駐臺灣的特派員,1947年報告在臺拓點遇到的種種困難。〈一年來三報銷數一覽表〉,1947年上海《申報》所做的分析報告,調查戰後中國前三大報(上海《新聞報》、上海《申報》、天津《大公報》)的營運狀況,分析銷量廣告不如《新聞報》的原因。〈發行科的「外批」〉,上海報紙發行到全國各地的業務資料,透露批價如何計算?運費怎樣取捨等實際問題。

  第五個主題「記者職業」有 5份史料,出自報社出版品,及上海各種報刊雜誌,透露新聞工作者的職業認同、工作紀律、稿費待遇等職涯問題。〈十年中之感想〉,《新聞報》副刊「快活林」主編嚴獨鶴,1923年剖析任職十年的感想,介紹自己如何看待文學副刊?刊登文學作品的原則是什麼?〈風紀問題小諷刺:「新女性」影片中所見所感〉、〈何為「記者道」?明恥與自反──從「侮辱」記者問題說起〉,兩份史料出自上海《大美晚報》的「記者座談」專欄,〈談社會新聞底記事態度〉出自上海《中華日報》副刊,1935年阮玲玉主演的「新女性」電影引發侮辱記者風潮,關於黃色新聞的流弊與記者報導的分寸,上海新聞界引發熱議,這三份史料是當時對記者道德的討論。〈上海的新聞界〉,胡仲持 1935年比較上海各大報的新聞、評論與編排,包含《新聞報》、《申報》、《時報》、《新申報》、《商報》、《時事新報》、《民國日報》、《神州日報》,對各報的風格立場有深度剖析。

  第六個主題「管制與戰爭」有 9份史料,出自國民黨黨務雜誌、報社出版品,及上海市檔案館檔案,論述新聞檢查、暗殺報人、戰爭威脅等報館的種種困難。〈重要都市新聞檢查辦法〉、〈新聞檢查標準〉,1933年1月國民黨第54次常會通過,滬漢平津寧五地設立新聞檢查所,制訂新聞檢查標準,要求轉告各地報館,配合事前檢查。〈修正新聞檢查標準〉,1933年 10月國民黨第 91次常會增列兩項禁登內容:新式武器及軍事工業之發明、對中央負責領袖的惡意侮辱。〈上海市新聞檢查所致新聞報館函〉,1933年 3月 1日上海市新聞檢查所成立後致函各報,介紹該所位於租界內何處,3月 6日起每天出版前要將小樣兩份送檢。〈史先生遇難始末記〉,《申報》總經理史量才因批判剿匪與當局關係緊張,1934年11月13日自杭州別墅回滬途中遭槍擊斃命,輿論多認為是有計畫的政治謀殺,該史料為申報館出版的紀念冊子。〈新聞報常務董事會議紀錄〉,抗戰打到上海後,原有囤紙一年以上習慣的《新聞報》,1937年 9月考量戰時銷量減少、上海常被空襲,為加強周轉,決議解約訂紙、紙庫移往郊外,可見戰爭對報館的衝擊。〈新聞報常務董事會議紀錄〉,因接受日方新聞檢查會失去讀者,《新聞報》察覺日方只能檢查租界內的華商報紙,故懸掛洋旗迴避受檢。該史料為1938年8月該報常務董事會議記錄,討論由美商太平洋公司承租該報,租期 5年,找前總董美國人福開森任報館監督。〈新聞報第 3次股東臨時會議紀錄〉,太平洋戰爭後,上海租界失去英美的庇護,該史料為1943年 7月《新聞報》股東臨時會議記錄,可看出該報苦於與日偽周旋,決定引進更多與日偽關係良好的金融人士擔任董事,沖淡之前的美商色彩,盡力維持中立。〈關於各報社應付空襲之疏散防護方策小組討論會紀錄〉,日偽中國新聞協會上海區分會,為應付抗戰後期的空襲威脅,1945年2月邀請各報開會討論:在安全地帶建倉庫,放 2-3個月份的資材。準備聯合印刷工場,在報館印刷設備被炸時使用。〈申報股東會總報告書〉,戰後國民黨以收購原有股份加入官股的辦法,使《申報》的民營特性名存實亡,再改選董事會,以便控制該報。

  第七個主題「小報」有 10份史料,出自小報報人回憶錄、國民黨黨務雜誌、上海、香港的期刊雜誌,及上海市檔案館檔案,包含重要小報的歷史與特色、管制小報、小報取材、小報經營、小報報人等內容。〈記上海晶報〉,創於 1919年的《晶報》是上海小報「四大金剛」之首,史料出自長期為《晶報》撰稿的小報報人包天笑《釧影樓回憶錄》,可見該報的辦報風格。〈由小型報談到上海立報的創刊〉,成舍我 1935年創《立報》,提出有別於傳統小報的「小型報」概念,不走揭人隱私的路線,篇幅短小內容卻非常精實。〈取締不良小報暫行辦法〉,史料出自1933年10月《中央黨務月刊》,呈現國民黨對小報的觀點,及有關管制黃色新聞的規定。〈上海的小型報文化〉,1943年9月戰時上海文藝雜誌《雜誌》邀請上海各家小報座談,討論小報經營的各種難題。〈小型報內幕〉,史料出自1945年2月上海《雜誌》,透露目前各家小報的銷量、小報報人來源、稿費狀況、新聞取材的考量等。〈上海解放前小報統計表〉、〈關於小型報〉、〈小型報情況〉,幾份史料出自上海市檔案館軍管會新聞出版署檔案,軍管會新聞出版署是中共建國後接管上海新聞界的單位,中共解放上海後對小報展開調查,包含上海各小報的篇幅大小與銷量多寡、各報主管記者名單、印刷所的有無、各小報與報人的政治社會背景、及幾份討論小報存廢的意見書。〈關於小報的建議〉、〈一張畫報化的小型報內容設計〉,軍管會新聞出版署的李之華呈給夏衍的建議書,主張上海小報留下《飛報》、《羅賓漢》,再出兩家新的小報,並附上新出小報《星報》的設計書。


----------------
  1. [註1] 方漢奇,〈早期的新聞電訊〉,《報史與報人》(北京:新華出版社,1991),頁218-219。
  2. [註2] 李楠,《晚清民國時期上海小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頁387、390、394-395。
  3. [註3] 秦紹德,《上海近代報刊史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3),頁1-6。
      回上方
 


延伸閱讀


民國時期報業史料:上海篇(一)Link

民國時期報業史料:上海篇(二)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