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知識
【人物】《吳墉祥在台日記》導讀
【人物】《吳墉祥在台日記》導讀
侯嘉星
侯嘉星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吳墉祥在台日記》的傳主吳墉祥(1909-2000),字茂如,山東棲霞縣人。幼年時在棲霞就讀私塾、新式小學,後負笈煙台,畢業於煙台模範高等小學、私立先志中學。中學期間受中學校長、教師影響,於1924年加入中國國民黨;1927年 5月中央黨務學校在南京創設時報考錄取,翌年奉派於山東省黨部服務。1929年黨務學校改為中央政治學校大學部,故1930年申請返校進入財政系就讀,1933年以第一名成績畢業。自政校畢業後留校擔任助教 3年,1936年由財政系及黨部推薦前往安徽地方銀行服務,陸續擔任安慶分行副理、經理,總行稽核、副總經理,時值抗戰軍興,隨同皖省政府輾轉於山區維持經濟、調劑金融。1945年因抗戰勝利在望,山東省主席何思源遊說之下回到故鄉任職,協助重建山東省銀行。

  1945年底山東省銀行正式開業後,傳主擔任總經理主持行務;1947年又受國民黨中央黨部委派擔任黨營事業齊魯公司常務董事,可說深深參與戰後經濟接收與重建工作。這段期間傳主也通過高考會計師合格,並當選棲霞區國民大會代表。直到 1949年 7月因戰局逆轉,傳主隨政府遷台,定居於台北。1945至 1950這6年間的日記深具歷史意義,詳細記載這一段經歷戰時淪陷區生活、戰後華北接收的諸般細節,乃至於國共內戰急轉直下的糾結與倉皇,可說是瞭解戰後初期復員工作、經濟活動以及政黨活動的極佳史料,已正式出版為《吳墉祥戰後日記》,為戰後經濟史研究一大福音。

  1949年來台後,除了初期短暫清算齊魯公司業務外,傳主以會計師執照維生。當時美援已進入台灣,1956年起受聘為美國國際合作總署駐華安全分署之高級稽核,主要任務是負責美援項目的帳務查核,足跡遍及全台各地。1960年代台灣經濟好轉,美援項目逐漸減少,至 1965年美援結束,傳主改任職於中美合營之台達化學工業公司,擔任會計主任、財務長,直到 1976年退休;國大代表的職務則保留至 1991年退職。傳主長期服務於金融界,對銀行、會計及財務工作歷練豐富,這一點在《吳墉祥戰後日記》的價值中已充分顯露無遺。來台以後的《吳墉祥在台日記》,更是傳主親歷中華民國從美援中站穩腳步、再到出口擴張達成經濟奇蹟的各個階段,尤其遺留之詳實精采的日記,成為回顧戰台灣後經濟社會發展的寶貴文獻,其價值與意義,以下分別闡述之。
 

  史料是瞭解歷史、探討過去的依據,故云「史料為史之組織細胞,史料不具或不確,則無復史之可言」(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在晚近不斷推陳出新的史料類型中,日記無疑是備受歷史學家乃至社會各界重視的材料。相較於政府機關、公司團體所留下之日常文件檔案,日記恰好為個人在私領域中,日常生活留下的紀錄。固然有些日記內容側重公事、有些則抒發情懷,但就材料本身而言,仍然是一種私人立場的記述,不可貿然將之視為客觀史實。受到後現代主義的影響,日記成為研究者與傳主之間的鬥智遊戲。傳主寫下對事件的那一刻,必然帶有個人的想法立場,也帶有某些特別的目的,研究者必須能分辨這些立場與目的,從而探索傳主內心想法。也因此,日記史料之使用有良窳之別,需細細辯證。

  那麼進一步說,該如何用使日記這類文獻呢?大致來說,良好的日記需要有三個條件,以發揮內在考證的作用:(1)日記之傳主應該有一定的社會代表性,且包含生平經歷,乃至行止足跡等應具體可供複驗。(2)日記須具備相當之時間跨度,足以呈現長時段的時空變化,且年月日之間的紀錄不宜經常跳躍脫漏。(3)日記本身的文字自然越詳細充實越理想,如此可以提供豐富素材,供來者進一步考辨比對。從上述三個條件來看,《吳墉祥在台日記》無疑是一部上佳的日記史料。

  就代表社會性而言,傳主曾擔任省級銀行副總經理、總經理,又當選為國大代表;來台後先為執業會計師,復受聘在美援重要機構中服務,接著擔任大型企業財務長,無論學經歷、專業素養都具有相當代表性。藉由這部日記,我們可以在過去國家宏觀政策之外,以社會中層技術人員的視角,看到中美合作具體的執行情況,也能體會到這段時期的政治、經濟和社會變遷。

  而在時間跨度方面,傳主自 1927年投考中央黨務學校起,即有固定寫作日記的習慣,但因抗戰的緣故,早年日記已亡佚,現存日記自1945年起,迄於 2000年,時間跨度長達 55年,僅 1954年因蟲蛀損毀,其餘均無日間斷,其難能可貴不言可喻。即便 1945年至1976年供職期間的日記,也長達 32年,借助長時段的分析比對,我們可以對傳主的思想、心境、性格,乃至習慣等有所掌握,進而對日記中所紀錄的內容有更深層的掌握。

  最重要的,是傳主每日的日記寫作極有條理,每則均加上「職務」、「師友」、「體質」「娛樂」、「家事」、「交際」、「游覽」等標題,每天日記或兩則或三則不等,顯示紀錄內容的多元。這些內容所反映的,不僅是公務上的專業會計師,更是時代變遷中的黨員、父親、國民。因此從日記的史料價值來看,《吳墉祥在台日記》能帶領我們,用豐富的角度重新體驗一遍戰後台灣的發展之路,也提供專業財經專家觀點以及可靠的事件觀察記錄,讓歷史研究者能細細品味 1951年至1976年這 26年間,種種宏觀與微觀的時代變遷。
 

  戰後中華民國的各項成就中,最被世界所關注的,首推是 1980年代前後台灣經濟奇蹟(Taiwan Economic Miracle)了。台灣經濟奇蹟的出現,有其政策與產業的背景,1950年開始在美援協助下政府進行基礎建設與教育投資,配合進口替代政策發展國內產業。接著在1960年代起,推動投資獎勵與出口擴張、設立加工出口區,開啟經濟起飛的年代。由於經濟好轉,1963年起台灣已經累積出口外匯,開始逐步償還美援,在國際間被視為美援國家中的模範生,為少數能快速恢復經濟自主的案例。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中,美援與產業經營,成為分析台灣經濟奇蹟的關鍵。

  《吳墉祥在台日記》中,傳主除了來台初期還擔任齊魯公司常務董事,負責清算業務外,直到 1956年底多憑會計師執照維持生計,但業務並不多收入有限,反映此時台灣經濟仍未步上軌道,也顯示遷台初期社會物質匱乏的處境。1956年下半,負責監督美援計畫執行的駐華安全分署招聘稽核人員,傳主獲得錄用,成為美方在台雇用的職員。從日記中可以看到,美援與中美合作並非圓滑順暢,1956年 11月 6日有「中午王慕堂兄來訪,謂已聞悉安全分署對余之任用業已確定,以前在該署工作之中國人往往有不歡而散者,故須有最大之忍耐以與洋員相處云」,透露個該工作也不輕鬆,中美合作之間更有許多幽微之處值得再思考。

  戰後初期美援在台灣的重大建設頗多,傳主任職期間往往要遠赴各地查帳,日記中記錄公務中所見美援支出項目的種種細節,這是過去探討此一課題時很少提到的。例如 1958年 4月前往中橫公路工程處查帳,30日的日記中發現「出於意外者則另有輔導會轉來三萬餘元之新開支,係輔導會組織一農業資源複勘團,在撥款時以單據抵現由公路局列帳者,可謂驢頭不對馬嘴矣。除已經設法查詢此事有無公事之根據外,當先將其單據內容加以審核,發現內容凌亂,次序亦多顛倒,費時良久,始獲悉單據缺少一萬餘元,當交會計人員與該會再行核對」。中橫公路的經費由美援會提供公路局執行,並受美方監督。傳主任職的安全分署即為監督機構,從這次的查帳可以發現,對於執行單位來說,往往有經費互相挪用的便宜行事,甚至單據不清等問題,傳主查帳時一一指出這些問題乃為職責所在,亦能看到其一絲不苟的態度。1962年 6月 14日傳主前往中華開發公司查帳時也注意到:「中華開發信託公司為一極特殊之構成,只有放款,並無存款,業務實為銀行,而又無銀行之名,以余見此情形,甚懷疑何以不能即由 AID(國際開發總署)及美援會等機構委託各銀行辦理,豈不省費省時?現開發公司待遇奇高,為全省之冠,開支浩大,何以必設此機構辦理放款,實難捉摸云」,顯然他也看到許多不合理之處,這些紀錄可提供未來探討美援運用、中美合作關係的更深一層面思考。

  事實上,最值得討論的部分,是傳主在執行這些任務所表現出來的操守與堅持,以及這種道德精神。瞿宛文在《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後進發展的為何與如何》一書中強調,台灣經濟發展除了經濟層面的因素外,不能忽略經濟官僚的道德力量,特別是這些人經歷過大陸地區的失敗,故存在著迫切的內在動力,希望努力建設台灣以洗刷失敗的恥辱。這種精神不僅在高層官僚中存在,以傳主為代表的中層知識分子與專業人員,同樣存在著愛國思想、建設熱忱。這種愛國情懷不能單純以黨國視之,而是做為知識分子對近代以來國家認同發自內心的追求,這一點從日記中的許多事件細節的描述可以觀察到。
 

  1951年至 1965年間,除了是台灣經濟由百廢待興轉向起飛的階段,也是政治社會上的重大轉折年代。政治上儘管處於戒嚴與動員戡亂時期,並未有太多自由,但許多知識分子仍然有自己的立場批評時政,特別是屬於私領域的日記,更是觀察這種態度的極佳媒介,從以下兩個小故事可以略窺一二。
  1960年頭一等的政治大事,是討論總統蔣中正是否能續任,還是應該交棒給時任副總統的陳誠?依照憲法規定,總統連選得連任一次,在蔣已於 1954年連任一次的情況下,不少社會領袖呼籲應該放棄再度連任以建立憲政典範。然而國民大會先於 3月 11日通過臨時條款,無視憲法條文規定,同意在特殊情況下蔣得以第二度連任。因此到了 3月 21日正式投票當天,傳主在日記中寫下:
 
  上午,到中山堂參加國民大會第三次會議第一次選舉大會,本日議程為選舉總統……蓋只圈選蔣總統一人,並無競選乃至陪選者,亦徒具純粹之形式而已。又昨晚接黨團幹事會通知,囑一致投票支持,此亦為不可思議之事……開出圈選蔣總統者 1481 票,另 28 票未圈,等於空白票,此皆為預料中之結果,於是街頭鞭炮齊鳴,學生遊行於途,電台廣播特別節目,一切皆為預定之安排,雖甚隆重,而實則平淡也。


  這段記述以當事人身分,重現了三連任的爭議。對於選舉總統一事也表現出許多知識分子的批評,認為徒具形式,特別是「雖甚隆重,而實則平淡也」可以品味出當時滑稽、無奈的複雜心情。

  1959 年 8月初,因颱風過境造成中南部豪雨成災,為二十世紀台灣最大規模的天災之一,日記中對此提到:「本月七日台中台南一帶暴雨成災,政府及人民已展開救災運動,因災情慘重,財產損失逾十億,死傷在二十五萬人左右(連殃及數在內),政府正做長期計畫,今日起禁屠八天,分署會計處同人發起募捐賑災,余照最高數捐二百元」。時隔一週後,傳主長女即將赴美國留學,需要繳交的保證金為 300元,由此可知八七水災中認捐數額絕非小數。

  日記的特點在於,多數時候它是傳主個人抒發內心情緒的平台,並非提供他人瀏覽的公開版,因此在日記中往往能寫下當事人心中真正想法。上述兩個小例子,顯示在政治上傳主充滿愛國情操,樂於發揮人溺己溺的精神援助他人;但他也對徒具形式的政治大戲興趣缺缺,甚至個人紀錄字裡行間均頗具批判意識。基於這樣的理解,我們對於《吳墉祥在台日記》,可以進行更豐富細緻的考察,一方面同情與理解傳主的心情;另方面在藉由他的眼光,觀察過去所發生的大小事件。
 

  然而必須承認的是,願意與傳主鬥智鬥力,投入時間心力的歷史研究者,並非日記最大的讀者群體。對日記感興趣者,更多是作家、編劇、文人乃至一般社會大眾,透過日記的閱讀,體驗另一個人的生命經歷,不僅開拓視野,也豐富我們的情感。確實,《吳墉祥在台日記》不單單是一位會計師、財金專家的工作紀錄簿而已,更是一位丈夫、六名子女的父親、奉公守法的好公民,以及一個「且認他鄉作故鄉」(陳寅恪詩〈憶故居〉)的旅人。藉由閱讀這份日記,令人感受到的是內斂情感、自我紀律,以及愛國熱情,這是屬於那個時代的回憶。

  歷史的意義在於,唯有藉由認識過去,我們才得以了解現在;了解現在,才能預測未來。在諸多認識過去的方法中,能承載傳主一生精神、豐富閱歷與跌宕人生旅程的日記,是進入門檻較低而閱讀趣味極高的絕佳媒介。《吳墉祥在台日記》可以是歷史學者重新思考戰後台灣經濟發展、政治社會變遷不同面向的史料,也是能啟發小說家、劇作家們編寫創作的素材。總而言之,對閱讀歷史的熱情,並不局限於象牙塔、更非專屬於少數人,近年來大量出版的各類日記,只要願意嘗試接觸,它們將提供讀者無數關於過去的細節與經驗,足供做為將我們推向未來的原動力。
 

延伸閱讀:【人物】《吳墉祥戰後日記》導讀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