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中正日記不只是歷史發展的一部分,更是人性的揭露與展現。他在生前死後,被很多人崇拜過,也被很多人罵過。他的日記仰慕過許多人,也批評了不少人。他既傳統又現代,想要突破既有的框架,卻又受到時代環境的局限。
從1937年到1947年,他剛渡過驚險萬分的西安事變,又馬上面臨國家存亡的「最後關頭」,就此抗戰八年,苦撐待變。當好不容易與盟軍一同迎來抗戰勝利,思索如何讓國家正常化、憲政化,卻不得不進入動員戡亂時代。
他所下的決定,有對有錯;他所做的事情,有功有過。當然從後世的後視角度,我們可以大放厥詞,春秋筆削,但何不試試,走進日記當中,揣摩身為國家領導人的所思、所言及所行。
本書是一把打開蔣中正內心大門的鑰匙,由研究蔣中正日記的專家學者,依據各年日記的內容,還原解釋在那個時空背景下,他的心情與選擇,或許能有所體會,一位國家領導人在面對內外局勢的心路歷程。
當我們自己看、探尋、挖掘、解讀,每個人都可以尋找自己的蔣中正。
.1937 / 無可避免的「最後關頭」(劉維開)
.1938 / 調劑和戰 團結內部(何智霖)
.1939 / 不授敵以可乘之隙(蘇聖雄)
.1940 / 將臨絕境 難關艱危(蘇聖雄)
.1941 / 總體戰下苦撐待變(王良卿)
.1942 / 當中國晉級四強(王良卿)
.1943 / 從外交取戰果(林桶法)
.1944 / 看似光明卻備受挑戰(林桶法)
.1945 / 號外!抗戰勝利了!(王良卿)
.1946 / 朝正常國家的方向前進(任育德)
.1947 / 走向憲政的動員戡亂時代(劉維開)
